柿子是宁波人的大爱
眼下正是大量上市的季节
提到银白如霜、外干内润的柿饼
很多宁波吃货的口水又要嗒嗒滴了……
不过,近日微博上有网友爆料称,有的柿饼上的白霜竟是撒上去的滑石粉或钛白粉!说得小编心头一惊……
有网友提出疑问:滑石粉吃下去会不会有事?怎样分辨天然白霜和滑石粉呢?为此,记者走访了宁波二号桥市场,并就相关问题请教了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。
昨天,记者在宁波二号桥市场看到,销售干果的摊位上基本上都有柿饼,每斤价格在10-20元不等,柿饼表面都裹着一层白霜。一位摊主说,很多顾客都愿意买这种白霜多的柿饼。因此,商家进货时也专挑白霜多的柿饼来吸引顾客。在淘宝网上,柿饼的卖家也很多,国产的柿饼价格在10元到元不等,价格比较贵的大多产自陕西。
同样有白霜,柿饼的价格却相差很多。记者随后在市区一家大型超市看到,里面卖的柿饼上的白霜相对要少一些,价钱却要贵一些,每斤在30元到40元之间。记者比较后发现,白霜多的柿饼比白霜少的甜,而零售摊买的柿饼白霜分布更均匀一些。
那么柿饼的白霜到底从何而来呢?宁波市农科院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,新鲜的柿子含有大量水分、葡萄糖和果糖等,在柿子被晒成柿饼的过程中,水分逐渐蒸发,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则随水分渗出到表皮上。
“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,果糖味道很甜,容易吸收水分,在它渗出到柿饼的表皮时,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,就像蜜饯外面的糖浆一样。”而葡萄糖的甜味就不如果糖甜了,它不容易吸收水分,因此在渗出到柿饼表皮时就形成了一层白色粉末,把黏附在表皮的果糖包住,使整个柿饼显得比较干燥。因此,柿饼表皮上的白霜就是从果肉中渗出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凝结物,俗称柿霜。
那么如何检测柿饼到底是自然生成的还是人工加上去的呢?记者咨询了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丁女士。丁女士告诉记者,“制作柿饼,首先要挑选成色好的柿子,清洗去皮后上架晾晒,之后还要在阴凉的地方保湿定型才会出霜,这个过程最少需要半个月以上。相比之下,用食用钛白粉给柿饼抹粉就简单多了。”而柿饼的制作程序极为繁琐耗时,有批发商因此投机取巧,在柿饼表面撒上一层滑石粉或钛白粉,这样就省去了出霜过程,还能保证卖相。
丁女士称,虽然滑石粉和钛白粉有食用级的,且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,但对其用量有明确限量。其中,滑石粉可用于凉果类和话化类(甘草制品)制品,最大使用量是20克/千克,钛白粉可用于糖果包衣,最大使用量是2克/千克。
“而散装的柿饼不好归类,因为没有专门的柿饼标准,也没有规定柿饼不能经过糖渍处理,如果经过糖渍过的话就算蜜饯了。由于不能明确其类别,检测机构也不好判断。”丁女士说。
↓↓↓如何辨别柿饼好坏:一捏二抖三尝
不过,柿饼的好坏辨别还是有一些土方法的。专家提醒市民,在挑选柿饼时,不要一味追求白霜,可以通过“一捏二抖三尝”的方式来辨别。
首先,捏柿饼上的白霜,如果白霜过厚,且捏完手上沾满白霜,可能是商家涂上去的“白粉”。
其次,抖一抖柿饼,如果有大量白霜散落,很可能是“美容柿饼”,因为自然霜很难自行抖落。
最后,就是看白霜能否融化,因为真正的白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,微微发甜,入口即化,而钛白粉、滑石粉等添加剂则很难溶于水。
柿饼营养虽然丰富,但食用时也要有所注意。专家称,柿饼相比柿子,由于水分少了,含糖量更高,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纤维与维生素C含量也更高。柿饼的功效虽然很多,但是,空腹不宜吃柿饼。因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,此时食用柿饼,容易罹患胃柿石症。另外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,不要超过每日摄糖量。体弱多病、产后、病后、外感风寒和贫血患者不宜食用。
来源宁波晚报
记者朱锦华
编辑肖勇
宁波晚报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gpwzh.com/nsmbx/11566.html